涉税认证

  • 栏目:重点领域职业信用体系建设
  • 来源:涉税认证
  • 发布时间:2020/03/10

     涉税信用认证


一、【涉税信用认证】概述

1、国家只有诚信才能安邦兴国,公司只有诚信才能做大做强,个人只有诚信才能立足发展。诚信体系已成为规范社会文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准则,也是企业搞好经营管理,选聘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根据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精神,结合行政审批改革的方向,以涉税鉴证、认证完成信用的法律层面,是各项业务需求的必然趋势。中国征信评价体系研究会、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中国涉税认证网共同研发了《中国涉税信用认证体系》项目。

3、按照国际惯例《涉税认证》是顶级的信用认证。由第三方机构完成对财税人才的涉税信用认证,认证内容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为社会需求、行业管理、企业招聘人才、人才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鉴证。涉税信用认证的载体,已成为考核财税人才重要的[信用标识]。

4、涉税信用认证的财税人才,由国家税务主流媒体……中国税务报网络版平台对社会<公示查询>,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依据及原则】

1、涉税认证机构,由国家税务总局注税行业管理部门国税注批字[2000]129号批准成立,具有合法开展涉税认证业务的资质。

2、涉税认证业务,经国税注字[2003]20号文件批准,在工商、通信等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涉税认证机构,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办税服务导航<税务师事务所公告栏>备案对外公示;涉税认证属于第三方鉴证业务。

3、凡经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公示的涉税鉴证机构,可跨省开展涉税鉴证业务,不受地域限制,各地税务机关应予受理的有关规定。

4、按照我国司法规则,行政管理部门、发证机构不能从事鉴证认证业务,应由第三方中介机构完成,充分体现客观公平、真实守信。


三、【作用与价值】

1、《中国涉税信用认证体系》以采集原始资料为依据、鉴证、认证三级审核达标,颁发《中国涉税信用认证》财税资格证书。证书由认证机构和律师联合签章,使用达到法律层面,适用于行政机关、用人单位对财税人才审核需要,同时也保障了财税人才的合法权益。

2、由中国税务报网络版设置〖涉税鉴证认证体系〗平台向社会公示密码查阅“财税人才”的模式,为财税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选择、竞争岗位,提供有价值认证信息。

3、通过第三方涉税信用认证,将财税人才具有的财税专业(学历、资格、职称、工作年限等) 综合资料认证在一本证书内,为财税人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可移动的个人【诚信资格档案】,充分展示了财税人才综合业务水平和岗位能力。证书携带方便、全国通用、应用性广、实用性强、公信度高、一次认证可长期使用。

4、特殊岗位职称项目,通过涉税信用认证后可在原结业证书、培训证书上贴专项《涉税信用认证》标识。

5、财税鉴证认证、媒体公示查询、在线涉税答疑的三位一体认证服务模式:汇集财税专家为认证人员提供在线解答涉税疑难问题,促进业务学习与交流;提供财税国家财税法规,政策查询服务。


四、【申办条件及认证内容】

1、具有财税、审计、评估的专业人员。

2、认证内容:财税专业(学历、资格、职称、职位、专业培训等)证件。经过涉税认证机构三级审核给予确认。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或项目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包括但不限于收益、预期利润的损失或失去的业务、未实现预期的节省)。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若在任何司法管辖地区供任何人士使用或分发给任何人士时会违反该司法管辖地区的法律或条例的规定或会导致本网站或其第三方代理人受限于该司法管辖地区内的任何监管规定时,则该等信息不宜在该司法管辖地区供该等任何人士使用或分发给该等任何人士。用户须自行保证不会受限于任何限制或禁止用户使用或分发本网站所提供信息的当地的规定。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